劉善雅博士
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聯席總監
2022年11月由OpenAI推出的生成式AI就像催化劑,推動全球各領域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AI從以往工科人專屬的範疇,一時間變成炙手可熱、無人不知。
這個備受關注的工具應該是繼新冠肺炎後最能凝聚全球討論的議題之一。
AI用於教育也是熱點,中文大學在過去3個月已舉辦或合辦了十多個針對教育或教學應用的工作坊及講座,當中包括生命倫理學中心與大學學能提升研究中心合辦的「人工智能教育論壇」,探討大家對應用AI於教學工作背後的實際及倫理考慮。
如何運用是挑戰
舉辦論壇的構想,是讓大家在擁抱AI的好處、尋找可用工具時,注意須與潛在的負面影響取一個平衡點。同時,這一系列活動亦為了建立平台,深入討論「用」或「不用」的考量。
論壇收獲豐富,過程中觀察到以下現象︰1) 儘管AI在各專業的應用上日益吃重,但很多參與者提出了不會考慮用AI於教學的原因,特別針對生成式AI (GenAI)的質素問題,以及對寫作類型功課帶來之壞處;2) 目前AI多作為教學或輔助教學流程的工具,包括教育遊戲、自我調節學習平台、自動評分和回饋系統、支援用的聊天機械人,及智慧型輔導系統等;較少人會將AI納入為課程一部分,以求提升學生對AI的素養,前贍性及批判性的討論更少;3)教師對使用AI心存矛盾,一方面認同GenAI某程度上可輔助教學流程,如編寫課程大綱所需的資訊整合,另一方面擔心學生在未經准許的情況下,用生成式AI做功課會被視為抄襲,甚或面臨紀律處分。整體而言,教師對工作中使用GenAI心理上是有一定的牴觸。
AI在迅速改變教育格局,自身的轉變也快,如何應用是挑戰,各專業對AI使用的需要亦存在差異。
大學老師的教學及研究工作十分繁忙,無論透過實證試驗去了解新科技對教育的影響,抑或考慮潛在倫理問題,都難以視為優先事項。
目前,AI在本地大學教育的應用尚屬起步階段,討論比較零散,都偏向於個別工具多過系統性的探討,可以說未能跟上AI的發展速度。
與時並進下取得平衡
AI於教育應用上可分為「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AI for Education)和「人工智能作為教育」(AI as Education),前者指人工智慧驅動的教育工具,包括透過自動化提升教學流程及學習體驗,後者則指AI成為教育範圍和內容。AI帶動自動化提高生產力是大趨勢,例如透過辨識句型以輔助批改或提供個人化回饋。AI可以加快教師批改作業的數量,善用的話更能改善質量。這不應被理解為AI有超越人類的能力,因而對教育專業構成威脅,以此拒絕AI也未免太草率。畢竟AI是透過人類提供的資料進行訓練,而非製造新知識。
有不少問題可刺激進一步思考。假設AI有一天真的超越人類,如何界定「超越」?由誰評估、如何評估?例如醫學AI應用於放射診斷,「超越」人類或會被界定為假陽性(false positive),視為誤報,不被接受。
在教學應用,完全倚賴AI批改功課或考試合乎道德嗎?教師難以確認或控制不同版本和品牌的GenAI品質、準確性及一致性。參與研討會的同事一致否定GenAI修改功課的品質、「能力」和質素,單純倚賴GenAI做批改有違公平,被視為不負責任。研討中還觸及一個教學自主權的問題:個別老師有權完全拒絕(或避開)AI,對這方面的發展置身事外嗎?
預告:未來,筆者會進一步討論AI對教育工作者的衝擊,例如,教師會被邊緣化嗎?面對新科技,教師能否獲得足夠培訓和資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