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学伦理读《论语》(信报「生命伦理线」专栏 3.8.2020)

现代医学立足于科学,由西医主导,现代医学伦理原则立足于西方的道德哲学,两者都具普世性,但中医在华人社会依然有其位置,在中国大陆更有政策维护。那么,在医学伦理领域,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特别是儒家思想,是否也可以得到有份量的现代地位?这并非异想天开。在我现今工作的生命伦理学范围,一直有学者认真探索和提倡建设中国生命伦理学。

我年轻时对哲学有兴趣,入门是从儒家哲学开始,大学二年级去德国做暑期工,带了一本《论语》上路细读,思考当时还有点热度的中西文化异同问题。近日得空暇,从头略读了一遍《论语》,有些想法可以分享。

有学者尝试把儒家思想注入医学伦理,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期望儒家哲学能成为别树一帜的道德理论,从而在现代医学伦理学得一席位;另一面是期望现代医学从尊重多元文化出发,也能照顾到中国人病者与家庭的儒家社会特性。在现代医学教育本来就有尊重多元文化的主张,即使强调科学为本的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也强调医生须把医学证据与病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相结合,例如关注少数族裔、新移民和土著族群,尊重多元文化是良好的医学实践。

推动儒家思想注入医学伦理,要面对这个问题:现今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能否归结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否还好好存在于中国人的家庭?一般来说,中国人重视家庭伦理,但在西方社会里,犹太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等族裔也很重视家庭,这不能算是很根本的中国特色。

或者在具体的医患关系中,更严肃的问题是,当传统伦理与病人的个人自主权利发生冲突,怎样解决?

 

医乃仁术

以儒家思想为本建设中国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 ,一个途径是从哲学高点出发。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而「医乃仁术」是历代对医道的共识。「仁」的伦理推己及人,从「亲其亲」出发,仁心仁术即是视病人如亲人子女。学者王珏在2009年《中外医学哲学》发表的论文 〈医乃仁术:儒家视野下的医患关系〉,颇为深入地论辩了两点:其一是,「医乃仁术」并不等同在医患关系实行「家长主义」(paternalism) 。虽然仁心仁术是行善原则(beneficence) ,但并非叫医生不顾当事人的意愿,强行代病人作医疗决定;其二是,西方伦理学传统强调个人独立自主,预设病人自决是最高原则,这可能含有盲点,因为忽略了人的本质有脆弱性,尤其在生病、受伤,或其他无能为力的状态中,单单以契约关系理解病人的个人权利,可能还不如医生视病人如亲人可取。文章的结语是,从西方伦理视野的盲点出发,「医乃仁术」的论述「不仅具有独立的道德意义,而且很可能成为西方生命伦理观一个极具启发性的对话伙伴。」

另外也有人认为,把paternalistic译为「家长式」本来就是不必要的贬词,认为paternalism可以译作「慈父主义」。上述文章也含有这样的意思:儒家理想是「亲其亲」,病人不是陌生人。理论上或者如此,但在医疗现场中,中国式「家长主义」始终是一个问题。要注意的是,在传统中华文化中,「养不教,父之过」,父子关系并不是「慈爱」的亲子关系;而且在现代医疗,医生与病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知识的不对称性(asymmetry of knowledge);两者结合时,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可以尊重病人权利?这不能轻轻带过。

还有一点疑问来自现代医学的「科技主义」。医学科技日新月异,医生的医疗建议很容易会被崭新的科技牵着走,在医患关系中,医生若是如父亲那样对待病人,会不会就像一些父母为子女好,塞他或她进名校、催谷成长安排一切,一厢情愿地把「最好的」东西硬塞给孩子?

 

仁心不易辨

在科技主导之下,仁心有时难辨。前年内地爆出贺建奎滥用CRISPR-cas9技术基因编辑婴儿的丑闻,在国际批评下,他被国家严肃处理,成为阶下囚。但在此之前,贺建奎曾经作出十分「慈父式」的自辩:HIV病人在内地是弱势和受歧视的群体,不育的父母也不准使用体外受孕技术辅助生育,贺建奎认为自己的编辑婴儿试验不单可让这些父母能得到有血统骨肉,更能令孩子得到抗爱滋的基因。这是利用中国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加上对基因新科技的知识不对称,只要「我为你好」,就可以剥削脆弱的HIV病人群体。贺建奎并不是医生,但在科技主导的医疗世界,也有类似的「仁心难辨」的风险。如果医生有类似的对新科技的迷恋,而病人视医生如父,很多问题会出现。

近日重读《论语》时,我想到,虽然「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落在医疗现场,「仁」的思想对现代医学伦理的贡献其实很有限。医生对病人要有关爱之心和同理心,这在现代哲学和宗教(例如基督教)已经有很好的资源,例如仁慈(kindness) 和关爱(care) 就比「仁」浅白易明。「仁」很深刻,但一般医生并没有需要深究「仁」的本义。我开始觉得,《论语》中那些次一层的德性可能更适合与现代医学伦理具体对话,正如医学伦理学的「四大原则」也是一种「中层原则」(middle-level principles) 。例如孔子讲「忠信」「诚」「敬」「好学」,具体而深刻,平平常常一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篇第十三》) ,强调恭敬处事出于内心,待人接物不带优越感,是不简单的伦理实践。

免责声明
访谈中所有观点或意见均属个人性质,一概不代表香港中文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