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武器谁负责? (信报「生命伦理线」专栏 12.8.2019)

人工智能武器谁负责?

去年,我听到生物伦理学家朋友正在研究有关人工智能(AI)武器系统的责任和控制问题,初时感到有点惊讶。虽然我知道,生物伦理学的范围确实包括与崭新科技有关的各种道德伦理争议,但我以为它所关注的议题,大体上应属于民间社会的范畴,而军事战争并不在其内。然而我也立即想起,上个世纪后半叶生物伦理学兴起,也是与二战期间犯下的对人类的罪行有关:纳粹德国的医生和科学家对集中营里的人群进行了可怕的活人实验,包括儿童。崭新技术能影响生命、冲击社会既有的价值坐标和秩序,也就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AI武器系统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今年4日30日,史丹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 (简称CISAC) 举办的一场专题讲座,主讲者之一Paul Scharre是军事顾问专家也是美国在阿富汗战争的过来人。他观察,新型武器系统的设计在不断演进,「我们见到战争演变的方式之一,是真人的角色被推离战场边界 ——不仅是人身不需在现场,在认知层面也不需要 —— 越来越多的战斗攻击决策是由这些以机器的高速计算系统作出的。」遥控无人机执行攻击任务是「人身不需在现场」的例子,那尚需要由人操作判断,而一旦AI发展至可以自主操作判断,取代人脑,「对于机器代替我们做出生死抉择能感到安乐吗?」他问。

依程序射杀一个小孩?

有人认为,AI代人作军事决策也可以是很合逻辑的。在不少具体的任务上,人的可靠性和决策质素早已被AI超越。例子横跨各种实用实战范围:围棋、某些医学诊断工作、金融投资程序买卖,某些范围的法律咨询等。完全可以想象,在极端的战事状态,人脑会被认知盲点、好胜情绪、固执、残忍、嗜血等非理性因素左右,酿成惨剧。AI没有情绪、固执、残忍等人性,如果预先设定合理合法的演算规则,它的决策不能比人脑优胜吗?

Scharre并不认同。他举了一个发生在阿富汗战役的真实事件为例。有一次,他和小队被派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寻找塔利班军人。很快,他们发现一个看来只有5岁或6岁以小女孩带着一群山羊,在他们的位置附近徘徊。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小女孩通过无线电为塔利班军队报告美军的位置。依照合法的战争规则,一旦确认目标是敌人的作战成员,己方就可以开枪歼灭以解除威胁。但对于Scharre和他的团队来说,射杀一个小孩子不是一个选项。他们知道这样做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如果由一个AI程序自主决定,结局会否不一样?

去年4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日内瓦举行的《常规武器公约》政府专家组会议,针对的就是所谓的「杀手机器」(killer robots)的问题,呼吁各国和团体禁止此类武器。委员会认为,人类必须维持对武器系统和使用武力的清晰控制,以确保能遵守国际法和满足道德上的关注,因此各国必须紧急致力制定规则,限制杀伤力武器系统的机器自主。最重要的是,人作出的决定,最终有人要为一切后果负责。AI自主的武器系统,由谁负责?

审视AI自主战争的伦理

国防科技大学作者赵云、张煌有一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的文章〈智能化战争的伦理审视〉对AI武器系统自主作战的伦理问题有很好的分析。这可以分三个范畴讨论:

「开战正义」:指涉诉诸战争的权利和合法性的问题。智能空间(包括网络路空间)的主权与全球公域边疆有争议,而有能力发动智能化战争的主体数量大大增加,非国家的组织崛起,技术雄厚的大公司和恐怖组织都可以轻易使用。当技术变得低成本、武器可使战争做到接近「零伤亡」和「软杀伤」,战争制造者更少顾忌发动战争的成本,从而导致小型战争更加容易爆发。AI系统必然含有「先发制人」的设计,一旦计算好后果可以接受便可以开战。

「交战正义」又称战争行为正义,上面Scharre和他的团队面对阿富汗小女孩的决定就是例子。一般而言,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参战各方必须遵循的伦理规则包括「区别性」原则和「相称性」原则,避免无区别性的滥杀,以及使用与情境和目标不相称的毁灭性武力。机器人虽然有人工智能,但却没有怜悯或悔恨等情感,杀人不会没有任何的愧疚感,因此,战争的目的可以沦为为屠杀而屠杀。

「终战正义」:这或者可以更准确地称为「战后正义」。清算战争罪行、厘清战争责任是「战后正义」的首要体现 (其他方面包括承担战后重建的义务问题等) 。相对于传统战争中人类就是唯一的责任主体,在使用自主无人智能武器上面,谁要为违反人道规约的作战决策负责?这在目前难以定论。责任分配是一大困境:武器操控者、军火商、设计AI的工程师、选择武器的采购员、战地指挥员、相关维修保养人员乃至AI武器本身,一大串相关的人和系统,全都可能有责任,但也就是说,追究责任的难度极大。

这些议题也可以横向思考:AI系统代替人类自动决策,衍生的伦理问题并不限于武器杀伤摧毁而无法问责。自主系统用于医疗决策、教育(例如大学收生) ,以至管理社会秩序(例如内地以大数据建立「社会信用计分制」),背后都有严肃的问题需要思考。

免责声明
访谈和文章中所有观点或意见均属个人性质,一概不代表香港中文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的立场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