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日檢疫隔離對寵物是否人道? 鍾偉岸博士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19.08.2024)

鍾偉岸博士           

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隨著北上消費席捲香港,寵物選購成為又一熱門活動。對比起本港高昂的物價,不少名貴品種的寵物價格在深圳相對低廉。所以,在深圳各大商圈的寵物店裏不乏港人身影。不少港人甚至直接從內地電商平台通過與商家視頻連線來購買寵物。

 

然而,港人要想從內地合法地輸入貓狗,必須滿足漁農署嚴格的檢疫要求,尤其為期120日的寵物隔離,讓不少原本計劃從中國購入貓狗的愛寵人士望洋興嘆。本文將簡略地評議該政策利弊。

 

120日檢疫期的政策依據

為了防範狂犬病輸入,漁農署根據《狂犬病規例》制定了嚴格檢疫流程。根據該流程,貓狗的進口來源地首先被劃分為三組。從第一組別國家或地區進口貓狗的門檻最低,而從第三組別國家或地區進口貓狗的門檻最高。內地屬於第三組別,所以從中國輸入寵物貓狗,需要經過繁瑣程序和複雜的認證。其中包括:1.植入包含寵物基本資訊的微型晶片;2.由內地執業獸醫開具動物健康證明書;3.狂犬病防疫注射紀錄;4.一般性的動物疫苗注射紀錄;5.至少為期4個月的隔離檢疫。由於檢疫設施有限而每隻進口寵物的檢疫期又過於漫長,導致主人在寵物抵港前,至少需要提前15個月來預約用於隔離的寵物房間。

 

積極影響

嚴格的檢疫政策雖然壓制了消費者對於進口寵物的需求,卻會刺激香港本土寵物市場的內需,間接地鼓勵了愛寵人士通過領養本地流浪貓狗來取代寵物交易。消費者並非一味地將愛心施予寵物店裏名貴的貓狗品種,令更多流浪動物得到人道的對待。

 

負面影響

好的政策經常是妥協的結果,即政策制定者需要權衡各方可能衝突的利益訴求。根據科學研究,狂犬病毒潛伏期最高可達一年。如果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檢疫,那麼每一隻從外地輸入的貓狗都應該隔離一年以上。顯然,這不切實際。因為狂犬病毒雖然致命,風險卻不如想像那麼高;尤其在免疫學高度發達的地區,完全可以通過提高狂犬疫苗的覆蓋率,和普及防疫知識來將風險降至微乎其微的程度。

 

同樣從內地輸入有完整疫苗接種紀錄的寵物貓狗,台灣地區的隔離檢疫期為7日,新加坡30日。日本要求寵物抵境前必須接受兩次相隔180天的抗體測試,如果抗體水準達標則免除隔離檢疫。由此可見,亞洲其它發達地區對輸入寵物的檢疫要求都遠遠低於香港。

 

那麼,既然120天的檢疫期本身是妥協的結果,為什麼不能在120天的基礎上考慮其他因素進一步妥協呢?

 

可以考慮的因素包括:一、不要讓走私寵物大行其道。不少內地商家宣稱:當天從深圳購買寵物,第二天便可將寵物送達香港家中。之所以能夠這麼迅速地把寵物輸入本港,這些商家顯然用走私管道。當合法交易管道的成本過高而需求又旺盛的時候,走私和黑市便會應運而生。沒經過政府審核,從走私管道進入香港,既沒有疫苗接種紀錄,也沒有抗體水平測試,那麼,嚴厲的寵物進口檢疫規定可能會有反效果,反而將公共衛生暴露在更高的狂犬病毒輸入風險之下。

 

二、減少寵物走私誘發的人道危機。多數走私寵物的商家都會向顧客坦言,他們不能保證客人購買的寵物能夠安全送到香港家中,一旦中途丟失,他們會賠償另一隻相同品種的寵物給顧客。寵物之所以在運輸過程中有一定機會丟失,是因為走私時有可能被海警中斷。走私者為了減輕罪名,會在海警登船之前盡可能銷毀不法物品。許多走私的寵物貓狗因為這個原因被拋擲到汪洋大海之中而死於非命。雖然走私行為可恥,但被走私的寵物貓狗是無辜的,更不應該受到這等非人道對待。

 

政策建議

比對世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寵物進出口管制,香港120日的檢疫隔離顯然過於嚴苛,漁農署有必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放寬隔離政策。政府不妨參考自新冠大流行以來得到的有益啟示:居家隔離對於喜歡呆在室內的寵物貓具有適用性;電子手環可以應用到寵物檢疫上,以確保居家隔離的寵物沒離開規定範圍。港府甚至可通過和深圳政府合作,在寵物抵港前完成檢疫隔離,以緩解本港隔離設施的嚴重供不應求。

免責聲明
訪談中所有觀點或意見均屬個人性質,一概不代表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