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思英国安乐死立法进程 区结成医生 (信报「生命伦理线」专栏 03.02.2025)

区结成医生

中文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顾问

 

去年11月29日,英国国会下议院二读通过「安乐死合法化」草案。法案名为《末期病患者(生命终结)法案》,准确内容是在末期病患者容许「医疗辅助死亡」,而不是医生直接施行安乐死。二读通过之后,还有三步要走:下议院三读(估计今年4月进行) 、上议院审议(历史上,上议院否决下议院通过的法案是绝无仅有) ,以及皇室御准,估计明年初或更早便可通过。

 

本文远观英国安乐死立法进程,再近思对本地医疗的启示……这是由工党议员Kim Leadbeater提出的私人条例草案,并非工党执政政府推动,很多细节未经行政上的深思熟虑。私人草案审议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有议会成员可依个人意向决定投什么票,不受党的立场约束;二是私人草案立法是没有公开听证会(Public hearing) 的程序,医学团体、公民团体等组织没机会在关键时刻在审议中发表意见。

 

尽管如此,投票结果毫无疑问地表明,安乐死合法化在英国已是势不可挡。330票赞成、275票反对,这是以大比数通过,令很多人包括我也「跌了眼镜」。事前,英国长期关注安乐死合法化的媒体如BBC和The Guardian都估计结果非常接近。英国下议院有650个席位,目前执政工党属于大多数,工党整体立场倾向支持安乐死合法化,但不少个别工党议员是反对安乐死的,因此在投票前夕,没有谁预见到这个大比数。

 

二读通过后,媒体自然大事报道和分析,比较少人注意到,主要媒体都会在网页提供名单或是搜寻链接,让市民可查阅代表他的议员投下的是赞成抑或反对票。在民主的议会制度,这有两重意义:第一,选民在选举中投票给某特定候选人时,可能未有考虑该候选人对安乐死的立场。工党在2024年的压倒性胜利,更多地是反映人民对保守党政府施政不满,安乐死在当时并非一个明显的选举议题。 一个支持工党的选民如果强烈地反对安乐死,那么他在下一次选举中投票给谁时,便会三思而后行。

 

其次,理论上,在一个有争议的重大议题,议会整体投票结果也有可能是违反公众的多数意见的, 选民有权知道议员是如何投票。

 

今次不是这种情况,议会投票前的民意调查显示,公众有75%赞成合法化。从多年来的观察,我觉得大约在2020年前后,英国公众的意见已非常明确,赞成立法的浪潮已经到来。

 

医生多不愿动手

回溯2015年,下议院辩论并就辅助死亡立法进行投票。当日结果是一面倒地反对( 330票对118票)。保守党是当时议会的大多数,但投票结果亦反映了公众舆论仍有分歧。当年医学专业团体是清晰而坚决地反对安乐死(包括医疗辅助死亡) 的。至2021年9月,英国医学会 (BMA) 经委员投票决定,将其关于安乐死应否合法化的政策立场,从一直以来的「反对」改为「中立」。 这是基于BMA在2020年委托的调查结果。调查发现, 40% 的受访医生成员表示赞成BMA应在公开立场上积极支援修订法律,「让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获处方以自行结束自己的生命」, 33%反对,21% 认为BMA应保持中立,6%未决定。这个调查还有几个结果同样值得注意:

 

  • 如果是问个人是否支持合法化(而不是BMA应否有正式的立场),有50% 的受访医生会赞成立法,39%反对,其余未决定。
  • 问医生自己是否愿意以任何方式参与这个过程(指处方或提供药物)?不愿意直接参与的比例较高(45%),只有36%愿意参与。
  • 以同样的提问方式,如果「安乐死」是由医生直接用药令病人致死,赞成立法的医生比例会从50%降至37%;愿意自己动手施药致死的医生更只有26%。 
 
多数英国医生赞成立法,愿意直接参与的却是少数,是否矛盾?不一定。这应该是因为不少医生认同病人有权自决生命的最后一步,即使自己对具体地协助死亡仍有保留。
 

本地立场动摇?

英国安乐死立法的进程比香港医学界的预期来得急促,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无论医务委员会或是香港政府,本地一贯的稳固立场是:安乐死是非法行为,也不符合医护人员的专业道德。这坚固立场会否有被动摇的一天? 从前官员回应立法会提问时,偶尔会强调,「安乐死在大部分先进国家及地区均属于非法行为。」如今加、澳、纽、英已先后立法,连同瑞士、荷兰和美国等,「先进」好像都变成「激进」了。

免责声明
访谈和文章中所有观点或意见均属个人性质,并不代表香港中文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的立场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