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ethics Column

All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1524802577
AD難題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 11.04.2018)
AD難題 上星期五《經濟日報》有專題寫香港病人現今並不容易預設醫療指示(Advance...
1521514575
愛人及猿:黑猩猩有人權嗎?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19.03.2018)
愛人及猿:黑猩猩有人權嗎? 今年一月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公佈喜訊:中國研究人員成功克隆(clone,以下簡稱「複製」)了兩隻長尾獼猴,是世界首次成功複製出靈長類動物。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其中確有難得的技術突破。發佈的照片中,兩隻小猴精靈可愛,取名為「中中」和「華華」更含有民族自豪感。與使用複製技術保育瀕危物種不同,複製獼猴的目的是用來製造基因相同的有病猴子,供醫學實驗研究。小猴越是可愛,取名越是親切,對比起牠們與複製的同類的命運就越見不協調。 不少國家在認真考慮是否停止使用猿猴於科學研究,尤其是會對猿猴造成痛苦的研究。澳洲自2009年停止進口研究用的獼猴,去年在諮詢公眾是否應該永久禁止。英國目前禁止使用黑猩猩於研究,但並未禁止以猴子為實驗品,英國愛護動物協會在爭取中。它的網頁有文章說明想法: 「靈長類動物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並以與人類相似的方式體驗情感—這意味著靈長類動物(primates)可能以類似的方式遭受我們的折磨。毫無疑問,他們可能因為實驗程序以及它們的繁殖,運輸或安置方式而遭受痛苦和心理困擾…。」 在物種分類,靈長目有人猿和非人猿兩類。人猿類中,黑猩猩的基因和行為非常像人類,被視為人類近親。像電影《泰山》裡面的矮黑猩猩「芝達」,智力可能相當於五歲的人類小孩。 美國仍然准許用黑猩猩做科學研究,但正受到強力而且固執的挑戰,包括糾纏不休的訴訟。 固執的挑戰 一宗官司令紐約州立石溪大學(SUNY...
1518429630
醫生協助病人死?思辨與質疑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12.02.2018)
醫生協助病人死?— 思辨與質疑 今年1月12日,中文大學生命倫理中心的年度Lanson...
1515989178
醫學倫理看安樂死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15.01.2018)
醫學倫理看安樂死 在2018新年伊始談「安樂死」(euthanasia)似乎不大好,但是關乎生命的倫理議題越是具爭議性就越需要正常討論,不要忌諱。放眼國際,近兩三年,一些西方國家和地區立法讓「醫生協助死亡」(physician...
1512438997
編輯基因怕甚麼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4.12.2017)
編輯基因怕甚麼 基因工程不是新事物。從上一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基因改造食物早已成為產業。據統計,現時世界各地種植基因改造農作物的土地有50個台灣那麼大,改造農作物可以抗蟲、抗除草劑、抗病、抗旱。然後科學家試驗用基因剪輯技術改造有害的昆蟲,製造低生育能力或不孕的昆蟲,放到野外與野生品種交配,這就可以減少害蟲數量,甚至可望減絕。這開始有些複雜,因為難以預測對生態環境會造成什麼長遠影響。 改造有害昆蟲方興未艾,基因編輯技術又有新突破。2013年,CRISPR-Cas9編輯系統成為超級熱門題目。這是全新的技術,令修改基因變得更準確也更簡單,你可以想像它像是發明了用簡潔的Apps取代傳統累贅又昂貴的電腦程式。一旦費用和技術門檻大幅降低,編修人類基因的盒子就打開了。 很少人會反對通過修飾基因來治療令人束手無策的遺傳性疾病。上月有報道,一名7歲敘利亞男童哈桑因罕見的基因病天生皮膚脆弱,全身大部分表皮脫落有如燙傷。2015年他給送到德國的兒童醫院接受治療,醫生最初認為他沒有機會存活了,但有來自意大利的科學家決定為他作實驗治療。先從哈桑身體取下一片完好未損的表皮,利用逆轉錄病毒(retrovirus)將健康版本的LAMB3基因插入皮膚細胞核內,再在實驗室把被糾正基因的細胞培植出一片片基因改造皮膚,用來醫治哈桑。兩年過去,哈桑可以正常上學了。這樣的基因治療,誰會反對? 改造身體的組織和細胞,例如皮膚、心肌等,用來治療基因變異引致的遺傳性疾病,稱為「體細胞基因療法」(somatic...
1509950631
器官捐贈倫理:香港的斟酌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6.11.2017)
器官捐贈倫理:香港的斟酌 在生命倫理學,器官捐贈與器官移植捐贈是大題目,其中又有性質各別的「細」議題。這些議題在公共空間時冷時熱,今年四五月間,由一個不幸的鄧女士換肝個案掀動熱烈爭論。鄧女士個案有很多傷口,這兒不擬再具體談論,但是由之帶出的一項爭議,即《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行政指引硬性規定所有在生器官捐贈人必須年滿18歲,是否太過嚴厲,就納入了政府有關器官捐贈的公眾諮詢範圍當中。 立法會在6月14日討論這個題目,食物及衛生局提供了一份《有關器官捐贈及移植的背景資料》(下稱《文件》),寫得清楚持平,值得細讀。它包含三個議題:一、應否降低活體捐贈者的合資格年齡(至18歲以下);二、可否試行「配對捐贈」計劃,即配對兩個器官輪侯者,各自家屬交叉捐贈;三、香港應否採用「預設默許」(opt-out)的器官捐贈機制。 三個議題之中,配對捐贈其實並沒有甚麼倫理爭議,主要是做好交叉配對過程的...
1507531188
人體試驗對象:誰是脆弱者?(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9.10.2017)
人體試驗對象:誰是脆弱者? 現代科研倫理(research...
1505186339
免於「被急救」 台港大不同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11.9.2017)
免於「被急救」:台灣與香港對晚期病人的保障 台灣在2016年1月公布了《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2019年實施。此法例爲「預立醫療決定」...
1507532109
另闢倫理學蹊徑 卡拉漢拒受哈佛馴服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17.7.2017)
另闢倫理學蹊徑 卡拉漢拒受哈佛馴服  2015...
1497233875
倫理困惑:病人自主?老來從子?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 12.6.2017)
倫理困惑:病人自主?老來從子? 醫學倫理有四條大家普遍認同也在應用的原則,列作首位的是「尊重自主」(respect...
1 2 3 4 5 6 7 8 9 10

Disclaimer
All views or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e various interviews belong to the individuals only,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r opinions of the CUHK Centre for Bioethics.